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景赏析 美景赏析

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_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

ysladmin 2024-05-01 人已围观

简介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_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1.想

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_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

1.想知道: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在哪个方向。

2.蕈状石、烛台石如何形成的?

3.下图为女王头(蕈状石),是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个知名景观。由于其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

4.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得我

5.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

6.台湾岛风光掠影(1)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_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

想知道: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在哪个方向。

       野柳位于新北市万里区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长约1700米,所以称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岛。

       交通

       1、于淡水捷运站前搭往基隆的台汽客运,于野柳站下车。

       2、基隆火车站旁搭往金山、淡水的台汽客运,或搭往金山的基隆客运,于野柳站下车。

       1、“国道”一号:由八堵交流道下,左转接台2线往金山方向行驶即可到达野柳风景区。

       2、台2线:由淡水行驶台2线经三芝、石门、 金山即可到达野柳风景区。

       文化地理

       环境

       野柳刚好处与大屯及基隆火山群之间,所以没有安山岩,其地质的构造层由上为砂岩、页岩质砂岩、钙质砂岩及 砂岩钙质砂岩的抗侵蚀力最强,因其含有圆形及不规则石灰质结核,砂岩次之,页岩质砂岩最弱。构成野柳岩石的岩层,为大寮层中段的厚砂岩层,岩层的发展方向与海岸线垂直相交。从野柳风景区入口前行不久,即可看到眼前的单面山及前侧的海蚀平台。单面山为两侧不对称的山岭,起因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层因第四纪的冲上断层作用后,再受到差异侵蚀而形成。远望像一斜边贴地、长短边比例悬殊的直角三角三角形,感觉上是有点像山、又不会太像山的山。海蚀平台为曾经被海浪不断冲击侵蚀,后因地盘上升而脱离海水侵蚀的岩岸地形,野柳的海蚀平台上蕈岩、蜂窝岩、姜石、烛台石、海蚀洞、风化纹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等。

       门票信息

       5月至10月,平日上午08:00至晚上06:00;假日晚上延长至06:30。 11月至翌年4月,上午08:00至下午05:00;不分平假日。

蕈状石、烛台石如何形成的?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岩石表层呈现黑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岩石组成和形成过程。女王头岩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而玄武岩是一种含有丰富的铁和镁的黑色火山岩。女王头岩石形成于约2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活动。当火山喷发时,岩浆迅速冷却并凝固,形成了细粒的玄武岩。玄武岩富含的铁和镁元素使其呈现出黑色的外观。台湾是位于亚洲东南沿海的岛屿。它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北濒东海与日本琉球群岛相对。

下图为女王头(蕈状石),是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个知名景观。由于其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

       台湾东北的著名风景名胜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县万里乡,是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在千百万年海水的浸蚀、风化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使长达1700公尺的海岬,成为台湾北部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令人拍案叫绝的蕈状石,无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聚焦点。一颗颗活像一只只大磨菇的蕈状石,是因岩层受海水数十万年的浸蚀,那些砂岩中质地苏软的岩石慢慢被海水浸蚀消失了,而坚硬的结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经风吹、日晒、雨淋、海浪的吹打,千姿百态的蕈状石。整个风景区蕈状石约有180个,有如置身奇岩石林之中。其中, 犹如女王般雍容尊贵的形态,更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烛台石也是野柳独有的海蚀景观。烛芯是岩层中较坚硬的石灰质球形结核,在海水的长年累月浸蚀下逐渐形成。而那些蕈状石上布满大大小小的蜂窝状被称之为蜂窝石的礁石,形如姜状、棋盘状、豆腐状、壶状礁石,以及海蚀洞,令游人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得我

       

B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在头部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历史时期有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现在的状况是被侵蚀的结果,所以是沉积后发生了地壳抬升,高出周围地区,受外力侵蚀,从景观看,环境干燥,是风力侵蚀形成的。B对。A、C、D错。

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

       A、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此地貌的形成与海浪作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B、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此地貌的形成与海浪作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海浪作用一般在石质海岸分布明显).“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此地貌的形成与海浪作用有关,“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说明海浪的侵蚀作用使得岩层破碎图,故正确;

       D、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此地貌的形成与海浪作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台湾岛风光掠影(1)野柳地质公园

       

B

       

该题考查地质作用知识。根据题中“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可知,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海浪侵蚀作用。

赵根大的事件发生地点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它由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全岛人口约2360万,超过70%集中在台湾岛西部的5大都会区。

        2015年4月初,我随旅游团到台湾岛一游,第一站游览了野柳地质公园(上午9:17——10:05)。它是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园,在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地带,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奇特各异的地质奇观;这里蓝天、碧海、黄岩、白浪、小桥、沙滩交织成一幅幅如画般美景,凸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饱览奇异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岩石逐渐风化,形状也悄然改变。若干年后,有的也许不复存在,有的也许面貌迥异……

        根据《马蜂窝》网资料介绍:野柳位于台湾岛基隆西北方约15公里处的万里乡野柳村,是一个狭长的海岬;陆上部分53公顷,海域部分404公顷。野柳奇岩是这里的主要看点,它是世界奇观之一,是受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生成的罕见地形、地质景观,极具观赏、研究价值。

        野柳风景区共分三部分,第一区为仙女鞋、女王头、情人石、林添祯塑像等景点;第二区有风化窗、豆腐岩、海蚀沟、龙头石等;第三区有灯塔、海龟石、二十四孝山、珠石、海狗石等。除了奇特的地质和石头以外,种类繁多、在海边栖息的海鸟也是不可错过的观赏目标。

        公园里人流量大,在景区经典的奇特岩石那里,拍照留影者络绎不绝,难以有单纯岩石的画面,我没时间守候,只有人景合拍了。其中女王石等奇特岩石已经风化殆尽,估计若干年后就会“王头落地”,那时有人就会庆幸自己已经与女王石合影了。

        因为跟团有参观时间限制,我匆匆浏览了公园第一、第二区部分区域,选择性拍摄了一些景点,就忙着赶回集合点了。

        这里将我记录的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些发布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有谬误,请以旅游资料记载为准。

        景区一角、景区栈道

        林添祯塑像 为纪念其当年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而塑造。1964年,景区处于开放期,林添祯是景区小贩,有一天,一名观光学生不慎失足掉落海中。林添祯奋勇下水救人,但因风浪太大,两人都被海浪卷走。为此当地曾组织悼念活动,且为其立了铜像,将其事迹写进教课书,盖了一栋楼,命名为“添祯楼”,以让后人敬仰、纪念。

        景区海滩和游人

        海岸礁石

        仙女鞋礁石

        烛台礁石

        情人石

        蜂窝石(自命名)

        守望石(自命名)

        海蚀沟?

        无名岩

        远眺基隆港

        岛礁相依

        蕈状岩 海滩上,一棵棵蘑菇样礁石矗立,这就是蕈状岩,这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成为地质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

        ? 这是龙头石?

        女王头 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属地质公园中蕈状石的一种。“女王头”以雍容华贵的形态,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因其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它突起于斜缓石坡上高达2米,髻发高耸、微微仰首、美目远盼,不论从什幺角度看,面目轮廓均端庄优雅,令人感叹大自然造化之美妙。

        景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巡查

        ? 2015年6月

        ·本集完毕·

        万里乡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再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深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

       野柳,还是候鸟们南迁到达台湾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时最后一个可以歇脚的地点之一。每年南迁北返之际,尤其是3月、4月与10月,是观赏过境鸟类不可错过的地点。其中又以白眉巫、黄喉巫、戴胜、授带鸟、黄眉柳莺、乌灰鹤、黑鸫等稀有鸟类更为人们津津乐道。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因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野柳各种奇特景观。

       走进公园大门不久,一个个奇特的景观就呈现在游客面前。游走在一个个蘑菇石之间。犹如置身于奇幻石林中。尽管烈日当空,但大陆游客们仍兴致盎然。除了蘑菇石,还有很多各种形态的风化石和洞穴等,它们也是经过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为了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免受破坏,野柳地质公园每天将游客人数控制在5000人左右,游客高峰时期则采取分流路线的方式,并开始研究更为科学的保护措施,希望让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这大自然的恩赐。 第一区女王头、仙女鞋、乳石等,第二区豆腐岩、龙头石等,第三区海蚀壶穴、海狗石等,适合作地质教学的田野调查课程。

       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女王头——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它已经成为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这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独有的地质风貌,这里的岩石表面看上去就像是沙滩上的沙子一样干净、柔软,但触摸上去,却又很硬。由于这种特殊的岩石孔隙较多,因此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海水、海风侵蚀,形成这一独特的地质公园。

       女王头修长的颈子因为长期的风化侵蚀,已经变得十分细弱。根据地质学家考据,女王头的“年龄”应不到4000岁,但依照颈部的风化速度推估大概还可以坚持10到20年,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大强风,女王头很可能就会因而断落,结束一生。

       而女王头的形成则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海水侵蚀岩层,露出了头部的结核,头部有明显的节理裂缝;海水继续往下侵蚀出女王头的颈子,头上裂缝亦被风化得更大、更深;颈子被风化得越显细长,同时,头部沿着节理裂开,只剩一半,于是形成了精巧、娇小的女王头。

       烛台石的造型在台湾也是绝无仅有的,当驻足于烛台石前,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烛台石的形成当然也和结核脱离不了关系,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当海水侵蚀砂岩时,较硬球形结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结核,会绕着结核四周流动,而侵蚀结核周围的砂岩,向下挖出一圈沟槽。由于结核外围的一带环圈比较坚硬,海水依着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雕出圆锥状的外形,形成烛台的部分,一个惟妙惟肖的烛台石便产生了。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野柳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